警惕“扫码领鸡蛋”陷阱: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与健康

作者头像
养老编辑陈 · 关注 发布于 养老百科 · 2025-06-17 17:57:24
警惕“扫码领鸡蛋”陷阱: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与健康

在街头巷尾,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摊位前摆放着鸡蛋、脸盆等小礼品,工作人员热情地吆喝着:“扫码领鸡蛋,免费送!”这样的场景,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让不少老年人防不胜防。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种骗局,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与健康。

一、骗局手法揭秘

虚假宣传,夸大功效

在微信群、直播间等网络平台,一些不法商家会发布虚假宣传信息,声称他们的产品具有各种神奇的保健功效,甚至能治疗疾病。这些宣传往往使用“最”级绝对化广告用语,如“最佳”“最有效”等,以吸引老年人的注意。然而,这些产品往往只是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根本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

免费诱饵,吸引入局

为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不法商家会设置各种免费诱饵,如扫码领鸡蛋、听课抢红包等。老年人只需简单操作,就能获得一些小礼品或现金红包。然而,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陷阱。一旦老年人扫码或进入直播间,就可能被拉入需密码进入的违法销售直播间或微信群,进而受到不法商家的进一步诱导和欺骗。

封闭社群,精准推销

在封闭的社群或直播间内,不法商家会以“养生讲座”“健康咨询”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精准推销。他们往往会夸大产品的功效,虚构成功案例,甚至伪造用户评价,以营造一种产品非常受欢迎且效果显著的假象。在这种环境下,老年人很容易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智的购买决策。

二、老年人易受骗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

老年人对新兴的网络销售和广告手段了解不足,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网络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贪图小利

老年人往往对免费或低价的小礼品缺乏抵抗力,容易被不法商家利用。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扫个码或听个课,就能获得一些实惠,却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健康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他们往往希望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保持健康或治疗疾病。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通过夸大产品的保健功效来诱导他们购买。

三、防骗建议

警惕免费诱饵及封闭社群

老年人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路边扫码领鸡蛋、听课抢红包等活动。同时,要严防被拉入需密码进入的违法销售直播间或微信群。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退出并举报。

核实产品宣传真伪

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老年人应注意核实产品宣传真伪。要认准“蓝帽子”标识及批准文号,切勿轻信“健康讲座”“特效神药”等虚假宣传。同时,可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官方网站查询产品的注册备案信息。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老年人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连锁店或网店选购产品。避免通过街边小摊、无证无照小店、陌生人推荐等渠道购买产品。同时,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和发票,以便维权。

提高防骗意识

老年人应多学习防骗知识,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渠道发布的防骗信息。同时,要多听取家人意见,购买大额商品前与家人多沟通。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防骗讲座或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防骗能力。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因轻信直播宣传而延误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扫码领鸡蛋”看似是一种简单的促销活动,实则是不法商家精心设计的骗局。广大老年朋友应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与健康。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部分资讯、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