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养老床位就是把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从而缓解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家庭养老难题。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床位820.6万张。仅靠养老机构无法满足需求。没有国家有能力建设足够多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需要。我国绝大多数失能老人处于居家养老状态,他们主要需要三个方面的保障,即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长期照护保障。面对数量庞大的失能老人,我国的制度供给、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养老服务人员供给没有及时跟上,仍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年轻人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于失能老人,其照顾和护理成本通常较高,一些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导致失能老人无法得到充分的照顾和护理。
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专业机构的服务,减轻了家人照护负担,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局面。失能老人,他们丧失了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生存保障与尊严保卫极为脆弱。而其养老服务,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对于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在家虽有儿女环绕,却少了专业照护,翻身、吃饭、洗浴等“小事”却是一家人的“难事”。大多数需要长期照料和护理的老年人事实上居住在自己家或儿女家,他们往往在没有选择时,才愿意入住养老护理机构。
解决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还需要技术与养老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失能老人的智慧养老服务,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信息技术为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提供广泛的支持。
政府应当通过制度设计、法律安排鼓励养老行业积极研发相关的老年监测技术、传感技术等,促成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缓解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